老P經歷的電玩演進史
電玩從萌芽時期到各階段的演進與興衰,我有幸能躬逢其盛且全程參與
在寫這篇的同時,也讓自己好好的重溫過去令人懷念的點點滴滴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即使沒有經歷過這種種,只要弄幾套模擬器,把每個遊戲按年代瀏覽一遍,也能一窺全貌
只是若不曾親身參與,這樣做恐怕也不會有什麼感覺
而且若不是曾經流連在遊樂場,用銅板一點一點的累積記憶的片段,或一片一片收藏心儀的卡帶
這般體驗老遊戲樂趣固然有,但畢竟會少了那份懷念和感動的
相較於許多同好,我是比較老一些,但也比較幸福些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先整理出個大綱來,大致如下
..硬體
..固定式
大型機台
家用遊樂器
..攜帶式(掌機)
單一遊戲
插卡式
..遊戲架構
..2D
單畫面
捲軸
模擬3D
..3D
全3D
模擬2D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先聊聊掌機吧
我所知道最早的掌機是任天堂的”Game&Watch”,是典型的單一遊戲機種,也就是一台只能玩一個遊戲
第一個接觸的是”降落傘”,要控制左右,懹小船把跳傘的人都接住,不然會被鯊魚吃掉
G&W以簡單的操作方式,創造一種全新的娛樂體驗,一上手就讓人停不下來,很快就流行起來
這股熱潮延燒了好多年,當時百家爭鳴的情況也小有規模,印象中連CASIO也推出過不少”上位機種”
不過最膾炙人口的還是G&W,它的許多經典如”救護車、大章魚、大金剛”等..
後來也有在GB和GBA推出重製的合集
到現在我都還常拿來訓練手指的反應(用模擬器囉)
後來在遊樂器蓬勃發展後,掌機也以同樣的方式進化,改為插卡式
這方面我涉獵不多,誰先誰後不是很確定
只知道SEGA、KONAMI、和任天堂都有推出自家掌機,活最久的當然是任記的Gameboy
而PCE也出過掌機版的兄弟,體積和重量都比家用機還大,但的確噱頭十足
GB末期,BANDAI和SNK也參過一腳,不過GBA一出來就沒戲唱了,掌機再次被任天堂一統江湖
—————–
後來的發展也就是今日的現況,NDSvsPSP囉
之前說過我為了薩爾達和瑪莉歐買過GB和GBA,不過後來就沒怎麼碰了
之後買了這兩台次世代掌機
小P目前服役中,不過主要拿來看非法下載的影片和當模擬器玩任天堂的遊戲XD~趕快逃~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再來才是重頭戲
不管大型機台或家用遊樂器,架構基本上是一樣的,只不過大台走在前,小台在後面慢慢跟
直到家用遊樂器逐漸成為家庭必備娛樂中心,也就不太需要去遊樂場,終結了大台的盛世
—————–
2D
自遊戲被創造出來就存在的基本型態,進化的必經之路,有最多令人懷念的經典
最早是用單一畫面來呈現整個遊戲內容,代表作有小精靈、小蜜蜂、打磚塊等
後來加入捲軸的運用,讓畫面由”點”延伸到”線”,讓遊戲類型得到更多發展的空間
因此才有更精緻的動作、射擊遊戲等,也才有RPG的誕生
不過單一畫面遊戲在美工和創意的發揮下仍有揮灑空間,例如俄羅斯方塊類型的益智遊戲
以及對戰格鬥遊戲(單一畫面加上捲軸效果),多到屬不清
光是捲軸不夠喔
早期就算家裡有遊樂器,還是常常去玩大台,因為畫面就是比較棒,差別就在捲軸的層次了
還記得MD和PCE讓玩家在家裡看到多層捲軸是多麼不得了的事(電玩雜誌都要寫專文來吹捧的呢)
附帶一提,PCE率先推出AV端子介面的時候,該雜誌編輯也寫過文章歌頌說
我也還記得升級到AV端子的感動,然後是S端子、RGB、色差、HDMI,每一次都是視覺享受的提升
這就是進步的過程,也是胃口被養壞的過程,但這是一定要的
——————
以超級瑪莉來說就是橫向捲軸的最佳代表,縱向捲軸的話嘛,究極虎堪稱經典
也有很多不定向捲軸的,多數RPG都算是…
2D模擬3D的遊戲多半都做的很炫,SEGA尤其是箇中僑楚,幾乎霸佔遊樂場最多位置
印象最深刻的是太空哈利,剛出來時幾乎是所有目光的焦點,讓人忍不住想投錢
而且玩慣了以後,在後來的3D遊戲都自然習慣上下顛倒的操縱,頗令人津津樂道
超任加入了擴大、縮小、旋轉的硬體功能,在當年也是很大的話題
這讓人在家裡也可以玩到很炫的模擬3D遊戲
我首推F-ZERO,當年在沒有特別興趣之下的接觸,卻體驗到前所未有的快感
老實說,後來的真3D版F-ZERO反而遜掉了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3D
如果說3D遊戲最早是出現在次世代主機或機板,那就錯了
3D構圖的概念其實很早就出現了,透過MAME可以發現80年代以前就有遊戲用簡單的線條做到了
我第一次看到比較具有實體的3D構圖則是在某支流行樂MTV,和電影”神通情人夢”
而我所知道最早以多邊形構圖的3D遊戲是超任的”星戰火狐”,92年發售
這款我破了很久後才看到SEGA的大型機台”VR賽車”出現在遊樂場
次世代主機問世前,超任和MD這些末代2D主機其實已經出了好幾片3D遊戲了
——————
早期的3D遊戲畫面真的談不上美,第一個真正讓我感到驚艷的的是NAMCO的”實感賽車”
在西門町第一次看到時,駐足凝視了好久,它帶給我的是一種全新的視覺體驗
頓時真的有種”時代不一樣了”的感觸,而PS的發售日就變成了我日以繼夜的期盼了
恐怖類型遊戲
拜3D之賜而誕生,因為”惡靈古堡”嚇壞一堆人,從此遊戲封面必須加上警告標誌
這種遊戲如果出在老主機上,效果恐怕是比較好笑的
3D模擬2D是個另類的點子,但效果卻是意外的好,不但不是新瓶裝舊酒,反而讓老遊戲脫胎換骨
“宇宙巡航艦4、5代”、”R-type⊿”就是很棒的例子
史克威爾曾破天荒推出一款射擊遊戲”神臂戰鬥機(Einhander)”,更是這類遊戲中最傑出的作品之ㄧ
當年的次世代主機現在也當阿公阿嬤了
如果以小精靈為起點,實感賽車為分水嶺,到現在2D和3D的主流時期差不多各佔一半了
3D遊戲也如同2D遊戲,也有許多經典被創造出來
SS的”飛龍騎士1、2代”,獨特的設定與超魄力的戰鬥場面,至今少有足以比擬之作
PS的FFVII,到現在還有無數人期盼能被重製
PS2的汪達與巨像,繼ICO之後,再次把遊戲提升到藝術的層次
GC的”皮克敏1、2代”,多少人說是這輩子玩過最棒的遊戲
360的寶貝萬歲,有誰看過比它更可愛的遊戲嗎
PS3的摩托風暴,玩過就不碰其他賽車遊戲了~
有人說,現在的遊戲越來越不好玩了
我倒是覺得我到現在還沒玩夠呢~